拜仁慕尼黑传奇球星菲利普·拉姆日前在The Athletic专栏中,对德甲联赛的发展前景与挑战进行了深度剖析。他指出,尽管德甲具备诸多追赶甚至超越英超的有利条件,但在战术稳定性和长期建设方面仍显不足。
从地理和基础设施维度看,德国足球拥有显著优势。作为欧盟人口最多的国家,德国足协拥有全球最大的800万会员规模。全国分布着346个人才中心,德甲俱乐部共运营59个青训基地,其中9个位于第四级别联赛,展现出雄厚的人才培养基础。经济层面,德甲总收入高居欧洲第二,仅次于英超,为吸引国际球员提供了资本保障。
两大传统劲旅科隆与汉堡的回归,进一步提振了联赛人气。汉堡作为德国第二大城市,不仅拥有辉煌历史——1983年欧冠冠军、曾拥有乌韦-席勒、凯文-基冈等传奇球星,其主场观众数上赛季达到场均56,500人,甚至超过法甲、西甲和意甲冠军球队。前拜仁主席赫内斯也曾点名汉堡为潜在竞争者。
文化层面,德国足球依托“50+1”规则保持了俱乐部与社区的紧密联系。该规则确保投票权多数归属俱乐部会员,限制了外部资本过度干预,强化了足球的社会纽带功能。在政治经济格局变动时期,这一机制愈发凸显其价值,有助于维持职业足球的社会认同与稳定性。
斯图加特的崛起成为本土化成功的典型案例。该队在2023/24赛季斩获德甲亚军,并于2025年德国杯夺冠,得益于管理层(首席执行官韦尔勒、体育董事沃尔格穆特等)与主帅塞巴斯蒂安-赫内斯的高效协作,及其对年轻球员的持续培养。地域支持亦功不可没——富裕的施瓦本地区全力支持,主场上座率持续爆满。
然而,拉姆也指出德甲长期存在的战术短板。近几年联赛中出现人盯人防守回潮趋势,而欧洲顶级俱乐部如巴黎圣日耳曼、皇家马德里等普遍采用以球为导向的防守体系。过去二十年间,仅亚特兰大依靠人盯人夺得欧联杯,属例外情况。缺乏清晰的战术体系和稳定的团队建设,导致德甲球队国际成绩起伏,最近一支欧战夺冠队伍是2022年的法兰克福。
人才流失是另一大挑战。诸如哈弗茨、哈兰德和维尔茨等顶尖球员,因认为德甲无法提供更高发展平台而转投英超。缺乏像弗格森、瓜迪奥拉或克洛普这类长期执教的领袖人物,使得球队难以形成连续性、涌现性和卓越性三大成功要素。拉姆强调,唯有为优势条件争取更多时间沉淀,德甲方能在竞争力上实现质的飞跃。